管網漏損控制中分區計量管理的應用
提供者: 時間:2022-09-28
改善水資源管理、減少水資源短缺是可以保證水資源的重要途徑,因此,供水管理水平將會對企業的運行狀況產生一定的影響?,F階段,傳統的水資源管理方法已不能滿足當前人們的需要,甚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水方面的長遠發展,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的重要性,因為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每一個區域具體的供水情況,以便進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從根本上提高供水的整體效率。
分區管理的概念
供水管網分區是指將大的供水管網劃分成若干個小的子管網,分別對每個子管網進行管理,以便降低管理難度,提高管理效率。分區管理的關鍵是在一個劃定的區域,利用夜間小流量分析來確定泄漏水平。
分區管理的關鍵原理是在一個劃定的區域,利用夜間最小流量分析來確定泄漏水平。DMA的建立能夠主動確定區域的泄漏水平,并輔助檢漏人員優化檢漏程序,同時通過監測各分區內的流量、壓力,可以識別是否有新的漏點存在。由于管網泄漏是動態的,如果在泄漏之初就得到控制,泄漏可以大幅減少;如果沒有持續的泄漏控制,泄漏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增大。因此,DMA管理被視為在供水管網中減少和維持泄漏水平的有效方法。
分區管理的原則
1、分區的大小
用區域內用戶數表示,是分區時考慮的首要因素。若分區內的用戶數量過多,識別流量計監測的夜間流量數據中較小的漏失就很困難、漏失點的定位也會更加困難,導致分區漏失監測效率顯著降低;反之,分區內用戶數太少則不經濟。供水管網進行DMA區域劃分時,綜合考慮用戶數量和管線長度兩個參數,通過調整上述兩個參數來控制分區的大小。
2、保持管網的完整性
DMA分區管網完整性指的是從一個或幾個進水口進水,能保證水輸送到DMA內的區域,需在規劃時充分尊重原有管網結構,減少管線改造。
3、將供水干線劃入輸水管DMA
劃分DMA時,建議將供水干線劃入輸水管DMA。除保持其原有的環狀結構以保證供水安全外,還可避免關閉大的干線閥門,減少對原管網的影響。
4、輸水管上有用戶支線的情況
當從主干線接出的支線比較多且分散時,這些支線如果劃進配水管線DMA,實施時需要較多新管線連接,可考慮把這類支線劃入輸水管DMA,用戶仍然由供水干線供水。
5、保障輸配水過程水質
由于DMA分區要關閉區域邊界上的閥門,這樣在DMA管網末梢會產生較多的死端,造成“死水”。在DMA實施過程中,可以將閥門的維護與管理同時進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用消火栓定期放水、沖洗管道等方法減少“死水”。在DMA的設計、調試及運行期間,可通過取樣對水質進行分析,從而為企業有效管理管網水質提供參考依據。
分區管理的優勢
通過建立分區進行管網控漏,和建立分區前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1、實時監測獨立計量區域的流量和壓力,既能及時發現泄漏,又能準確計算漏失水量。
2、分區流量計監測到的最小夜間流量變化曲線可以快速發現管道漏失或爆管, 縮小漏失點定位查找區域,輔助漏失點定位。
3、供水管網實行分區管理后,可以適當調節入口壓力,方便壓力管理??茖W的壓力管理不但可以降低管網負荷、延長管道及其附屬設備的使用壽命,還可以減少漏失發生頻率。
4、通過對區域內用水量、瞬時流量、最小流量進行精確計量和合理分析,可以分析一個區域的用水規律,從而進行用水量預測。
5、確定不同區域的漏失程度,識別最大可能漏失區域,從漏失排查與漏失控制維護成本比較的角度,科學確定重點漏失監測控制區域。
供水管網管理中分區計量的開展
1、選擇合適的計量器具
在日常的分區計量工作中,目前使用的測量工具包括流量計和水表,其中,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流量計有管道式和插入式兩種,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其各自的主要特點選擇適合的流量計。插入式流量計測量結果不太精確,但安裝簡單,不受管道限制,無需切斷水源,施工成本低;而管道式流量計則相對比較復雜,但是其精度較高,工作效率也能更好一點。
2、加強區域的獨立性檢測工作
相關劃分區域的施工工作完成后,還應加強這些區域的獨立性試驗。目前工作中比較常用的方法是零壓試驗:該方法主要是在一個獨立的測量范圍內關閉源區的閥門和外部連接,使試驗期間和試驗之后該范圍內的用戶處于非活動狀態;此外還要打開滅火器,測量整個信息系統的供水量范圍。
注:如果壓力繼續下降,說明此時分區域已經是獨立的,如果分離器沒有完全關閉,我們必須要對分離器和外部通訊閥進行詳細的檢查工作,在解決這些問題后才能進行新的零壓試驗,保證其獨立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
3、智能化管理實現漏損工作精準定位
在相對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統基礎上,對管網水力模型必須要進行反復開發和更新,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其準確性和可靠性。水力模型的大范圍應用,不僅使人們對管網的運行有了全面的科學認識和評價,而且為精準確定漏損工作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
在管道發生險情時,通過分析水力模型的智能連接,可以進一步減少事故發生概率,使搶險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處置性能提高。此外,還可以減少泄漏量,迅速修復出現問題的地方等等。
4、要對獨立計量分區進行有效檢查
我們必須要對獨立計量分區進行有效檢查,這樣才能更加精準的定義時間流量曲線。在這一部分中,主要包括對區域的失水量的監測。另外,計算夜間流量下限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不同的夜間測量確定最低流量值,并選擇一個明確的平均值;二是使用一定專業化公式計算夜間流量下限。這種方法一般更適用于較小的范圍內去測量,也可以通過實際測量直接計算用水量。
供水管網計量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進一步規范了區域級供水計量的流程,同時實施有效的
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從原有的被動檢漏模式,更新為主動檢漏控制,讓企業供水管網管理更加精細化,各個分區的供水情況實時共享,為科學調度、及時發現漏損區域、檢測維修管網提供有效支持,能夠有效地降低管網漏損、水資源浪費、保障水質安全。
DMA技術的實際應用案例
為加強供水管網漏損控制與管理,有效控制供水管網漏損,保障供水安全,形成系統的漏損管理控制。某公司委托金馬公司進行全廠范圍內DMA水損檢測。
金馬公司通過前期充分的廠區、設備深入了解與溝通,經過嚴格的進場前期培訓以后,開始進行檢測。金馬公司對該公司各生產、輔助裝置新鮮水、循環水、污水等分別以單臺設備、裝置、單元為測試對象,選取生產運行穩定、有代表性的時段,每次連續測試48-72h,取3-4次測試數據。繪制單元、裝置測試方框圖。
測試中,同時對新鮮水、循環水用量進行供需比對,查找流量計偏差點,并對各裝置循環水冷換設備的水量流速進行檢測,提出調整建議。
金馬公司對指定流量計進行多次、同時比對,提供準確的用量數據,解決該公司現有供需計量偏差及分攤問題。
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分析,金馬公司技術團隊與同類企業進行比對和對標自檢,挖掘該公司節水潛力,為該公司提供了取水、用水、排水、節水的科學建議和改進方案。